皮膚醫學專科

【蟹足腫】治療預防攻略
1482

在疤痕界裡,最難搞的非「蟹足腫」莫屬

很多人對蟹足腫都不太瞭解

所以這篇要來說說什麼是蟹足腫,怎麼治療和預防它!


什麼是蟹足腫?

「簡單來說,蟹足腫是身體過度修復導致的現象,當傷口在癒合時,會一邊長出新皮膚,另一邊會修掉老舊和壞死的皮膚

在這樣一進一出的運作下,照理來說會達到平衡,皮膚會恢復平滑,頂多有一點點凸起罷了。

當身體修復時,產生的修復細胞一旦過多,又沒有充分代謝時,就會讓疤痕變得又肥又厚,能明顯摸到一塊腫腫的,這就是蟹足腫。

「蟹足腫」這稱呼是由於有些人的傷口周圍長出一條一條像是「蟹腳」的紅腫,但也要小心它的進化,隨著時間過去,有些人的「蟹腳」會長成「蟹肉」,變得很大一塊,這時就不只是外觀的問題了。


蟹足腫跟增生性疤痕有什麼差?

蟹足腫跟增生性疤痕看起來很像

不過一般來說,疤痕增生的生長範圍就在傷口原本的位置,很安分守己

蟹足腫很好動,它會用蟹腳爬出去,連周邊的皮膚都開始增生、越長越大,甚至曾有人因為穿耳洞,就腫了一顆像乒乓球一樣大的腫塊,如果腫塊長的地方是關節上,那活動上可能就會出問題了。


為什麼會得蟹足腫?

根據研究我們把主要的原因分成四種:

1. 前面有提到蟹足腫是身體過度修復所導致,這跟體質有很大的關係,臨床統計發現有5%至10%的蟹足腫患者有相關的家族病史,讓蟹足腫難以治療。

2. 第二個原因是傷口的拉扯,其實受傷的皮膚本來就容易常受到外力拉扯,例如胸口會因為呼吸而擴張,關節也是容易受拉扯的地方。

3. 皮膚比較厚、肌肉活動量比較大的部位,也會因為負責刺激修復的膠原母細胞比較活躍,導致容易增生疤痕,像是手臂、肩膀和大腿外側。

4. 除了家族史外,也有研究發現10至30歲的年輕人、A型血的人、有色人種 比較容易發生蟹足腫

就算是擠青春痘、蚊蟲叮咬、穿耳洞、針刺,都可能會傷害到真皮層而引發蟹足腫,當下或許不會有紅腫反應,隔了幾星期、甚至幾年發作的都有。


如何治療蟹足腫

蟹足腫在治療上有四大目標:

一、 改善症狀(痛、癢)

二、 改善功能(讓難以活動的關節提高活動度)

三、 改善外觀

四、 減少疤痕體積

 

治療方法基本上有四種:

1. 病灶內的類固醇注射(俗稱消疤針) - 此方法注射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效果,通常適合用在小範圍的傷口,看到這一定有人擔心注射類固醇會不會有風險,其實不用太過擔心,因為皮下局部注射,大部分藥劑是集中在皮下作用,人體吸收藥量有限,注射間隔時間也夠長,並非每天施打,所以不會對人體產生副作用。

2. 冷凍治療 - 冷凍治療是用超低溫的液態氮針對蟹足腫噴拭,原理是靠瞬間的低溫使纖維母細胞停止活躍,讓肥厚的疤痕逐漸平復。

3. 外用藥膏 - 使用的藥膏分成兩類:

一、 含有抗血栓性成分的藥膏,可以讓蟹足腫慢慢平復,不過治療時程比注射治療還要

二、 貼矽膠貼片或擦矽膠藥膏,在臨床研究上都已證實能改善蟹足腫。

4. 雷射治療 - 脈衝光和染料雷射或是585黃雷射都是利用局部微血管循環萎縮的原理,讓纖維母細胞無法獲得養分,來抑制疤痕增生,這個概念就像是歷史上的街亭之戰,斷敵人糧草,勝利自然到手。

以目前來說,治療蟹足腫的方式以類固醇注搭配藥膏,或是矽膠貼片比較好,另外,蟹足腫疤痕變得平坦後,仍會有暗紅色的色疤,這部分可以用脈衝光來淡化色澤。


蟹足腫的預防方法

預防方法主要有四點:

1. 保持傷口濕潤 這說的可不是叫你沒事就灑水在傷口上,是使用濕潤的傷口敷料,或是人工皮、矽膠片等等來保持傷口濕潤,這樣可以加速癒合過程來降低疤痕生成,要注意在使用前先確保傷口是乾淨、沒感染的,不然只會把細菌關進去養哦!

2. 避免過去牽扯傷口 反覆牽扯傷口會讓疤痕更容易生成,可以用OK繃或繃帶來保護傷口,也讓傷口不會被過度牽扯。

3. 防曬 傷口在癒合過程中容易發生色素沉積,而陽光曝曬就是危險因子,可以用繃帶、敷料或是其它物理性方式,來避免傷口受陽光照射。

4. 按摩 疤痕開始增生時就可以開始按摩,一定要「垂直」壓迫病灶,讓血液循環降低、軟化疤痕,多按摩沒事、沒事多按摩,都會有幫助。


蟹足腫又復發了,怎麼辦?

有些人治療過後,一陣子沒打針結果蟹足腫又長出來,這跟局部組織張力有很大的關係,像是長在胸口的蟹足腫就比較容易復發

所以在治療後,即使已經恢復平坦,也建議患者要長期擦藥維持效果。


※以上資訊係做為診療的輔助說明、衛生教育及醫療知識分享,僅供參考。
 
醫療風險:更多醫療風險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
禁忌症:發燒、懷孕,或其他經醫師判斷不適合此療程者。
副作用:更多副作用會於與醫師溝通諮詢時,由醫師評估個人情況後告知。
 
美容醫學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,實際療程效果依據個人體質條件而有差異,需由醫師實際當面評估溝通而定。